标王 热搜: 婚纱照  婚庆服务  结婚攻略  婚纱摄影  婚庆百科  拍婚纱照  司仪价格  好朋友结婚  普吉岛婚纱摄影  结婚用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结婚百科 » 婚宴筹备 » 正文

传统婚宴的标志 双“喜”的故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07-16  来源:www.hunzha.com  作者:婚庆网  浏览次数:270
核心提示:无论是上海婚宴还是北京婚宴,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,在婚礼上,婚宴酒店的摆设或者新房的大门上,嫁妆上总会贴着“囍”。中国人一

无论是上海婚宴还是北京婚宴,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,在婚礼上,婚宴酒店的摆设或者新房的大门上,嫁妆上总会贴着“囍”。中国人一直都提倡成双成对,就连“喜”字也不放过?今天,就让到喜啦婚宴预订专家给大家讲讲这“囍”的来历吧!

传统婚宴的标志 双“喜”的故事

相传,从前有个叫有喜的读书人,他苦读十年,就去进京赶考,可连考了两次,都名落孙山。这一年,他还不死心,又想去试试。

这天,他路过一个小村,看见一个员外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。有喜上前一看,这对联好生奇怪,只有上联,下联却是一张红纸,一个字也没有。那上联写的是:“走马灯,灯马走,灯灭马停蹄。”有喜站着看了一会儿,也没多想,就赶快上路了。

有喜考完试,就把路上看到的怪事,同主考大人说了,主考大人听后哈哈大笑,说:“人家那是一副求婚的对联,谁要能对出下联,就能作上门女婿,那家小姐必定有才学,你何不补个下联,上门求亲呢?”

有喜一想,主考大人说的也有道理,前两次,都没考中,这次大概也白搭,干脆成个家算了。

回去的路上,有喜又走到那个员外家门前,一看,下联还空着,他就拿出笔墨,在那红纸上写了起来。有喜正写着,老员外正好出来了。
这员外姓龙,有个独生女儿,名叫龙喜凤,喜凤从小好学,知书达礼,学问很深。早先,女子一过十二、三,父母就张罗着给找婆家,可喜凤非要自己找不可。龙喜凤到了十八岁,就在家门前写了这副对联,到现在都快一年了,也没人来填那下联,龙员外也挺着急。今儿个他出来散心,正好看见有喜在填那对联的下联,心里很高兴,只见那下联写的是:“飞虎旗,旗虎飞,旗卷虎藏身。”再一看有喜,一表人才,长得挺俊俏,就领着有喜来见喜凤。
龙喜风一见有喜长得挺精神,再一听他说话,出言不凡,知他是个有才有学之人,就满口答应了下来。

二人刚要拜堂成亲,忽然外头锣鼓响了起来,原来有喜考中了状元,主考大人亲自来接他进京。主考大人一看这亲事,十分高兴地说:“两趟喜事凑到一起了,真是“双喜”临门。

龙员外一听这话,忙把家人叫来,在门头上又写了两个大喜字。主考大人看了又看说:“不妥,两件喜事紧挨着,两个喜字也应当挨着。”
龙员外一听,忙说:“言之有理。”

传统婚宴的标志 双“喜”的故事

于是把两个喜字挨到了一起,变成了沿用至今的“囍”字。

 


特别提示:凡未注明婚庆网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(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婚庆网负责人)
转载请注明来源:(https://www.hunzha.com/baike/201207/48456.html)
[ 结婚百科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 
婚宴筹备热点
推荐结婚百科
热门点击排行
 
婚庆网 | 关于我们 | 服务协议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


在线咨询


返回顶部